文章看不进去?傩戏电台读给你听!
我是大陈,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神奇的话题:傩和疫的关系。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玄乎,但相信我,它比你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傩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一种仪式。 而疫,大家都知道,就是那种让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第一次接触傩文化,是在一次乡村旅行中。那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口竖着一块破旧的石碑,上面歪歪扭扭地刻着"傩戏台"三个字。我好奇心起,向村里的老人打听。老人家慢悠悠地对我说:"傩戏啊,是为了驱鬼避疫的。"
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兴趣。驱鬼避疫?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防疫措施吗?于是,我开始了一场关于傩与疫的探索之旅。
翻开历史的书页,我发现傩文化源远流长。《释名》中就有记载:"疫,役也。言有鬼行疫也。" 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古人对疫病的理解 - 是鬼在作祟。
想想也是,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面对突如其来、不知所以的疾病,人们自然会把它归结为神秘力量的作用。而傩,就是对抗这种神秘力量的武器。
《后汉书》中有一段更有意思的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除夕驱邪吗?只不过现在我们放鞭炮,古人则是跳傩舞。
但傩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傩的世界里,疾病不再是冰冷的病毒或细菌,而是有着生动形象的"疫鬼"。《汉旧仪》中就说:"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虐鬼;一居若水,是为罔两域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
这段描述让我忍俊不禁。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疫病说成是三个调皮的"鬼童子",一个喜欢在江里游泳,一个喜欢在小溪里玩耍,还有一个喜欢躲在房子角落里吓唬小朋友。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觉得亲切,还减轻了对疫病的恐惧。
但是,傩文化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疫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到了秦汉时期,一种新的观点开始兴起 - "疫气说"。
《吕氏春秋》和《礼记》都提到,疫病的发生与四季轮转有关。如果人们的行为不符合季节规律,就会导致"邪恶灾疠之气横行",引发疫病。这种观点,其实已经触及到了环境与疫病的关系,虽然还很朦胧,但已经是一大进步。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还把疫病与道德联系在了一起。《诸病源候论》中说:"凡云邪者,不正之气也。谓人之腑脏血气为正气。其风寒暑湿,魅鬾魍魉,皆谓为邪也。" 这里的"正气",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含了道德的含义。
这种观点在后来的医学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这番话真是发人深省。孙思邈告诉我们,预防疾病不仅要调养身体,更要修身养性。即使不吃药,只要品德高尚,也能长寿;反之,即使吃再好的补品,品行不端也难以延年。
这种将疾病与道德联系起来的观点,一直延续到近代。1878年的《万国公报》上,就有一篇《避疫保身论》,其中提到两种防疫方法:一是"修省",二是"调养"。"修省"就是要"勤览格言,内以惕其心性,喜行善事,外以励其姱修";而"调养"则是要"蔬食菜羹,肠胃得清虚之养"。
看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在古人眼中,吃素行善也是一种防疫方法。这种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迷信,但不得不说,它对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观点。东汉末年的曹植就对"鬼神致疫"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在《说疫气》一文中坚持认为,疫病的产生是因为"阴阳失位,寒暑错时",而不是鬼神作祟。对于那些"悬符厌之"的做法,他直言"亦可笑也"。
曹植的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古代科学思想的一次闪光。虽然他还不知道病毒细菌的存在,但已经意识到疫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回顾这段历史,我不禁感叹:傩与疫的关系,折射出的是古人面对疾病时的智慧与无奈。他们用神话故事来解释疫病的起源,用道德修养来预防疾病,用傩舞仪式来驱除疫鬼。 这些做法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荒诞,但在当时却是人们对抗疾病的重要武器。
更重要的是,这种将疾病与道德、与自然规律联系起来的思想,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它提醒我们,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与整个社会、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我们知道,疫病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不是什么"鬼神作祟"。但是,古人留下的这些智慧,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在注重科学防疫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道德修养?在追求个人健康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健康?在对抗疾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就是我对傩与疫关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段有趣的历史,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与疾病、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思考。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古语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和气致祥,乖气致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