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看不进去?傩戏电台读给你听!
“咚咚锵,咚咚锵……”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天井寨,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寨子里的一些村民都会戴上面具,登上戏台,为乡亲和游客表演一出地道的侗族傩戏“咚咚推”。
天井寨,怀化境内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因侗族傩戏而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侗族傩戏流行于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故又名“咚咚推”,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侗族农耕文明的产物。
2006年,侗族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是一种以驱瘟避疫为目的的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巫,最初是为了驱鬼逐疫。由于举行仪式时,巫师口中发出“傩傩”的连声,便把这种仪式称之为傩。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地区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
地戏是由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
而阳戏则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师在作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所唱腔调亦多吸收花鼓、花灯等民间小戏。
傩戏的分布十分广泛,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都有,但侗族傩戏却主要流传于新晃县贡溪乡天井寨。贡溪乡位于新晃县南端,境内山坡众多。贡溪有唐代相关传说故事,但是侗傩却并非产生于此地。
据当地龙、姚姓族谱记载,从明永乐年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龙姓家族迁徙至天井寨,姚姓家族由新晃县境新寨迁往贡溪田家寨,后又迁往天井寨,傩文化也随之而来。
侗族傩戏不单独表演,而是依附于傩祀活动存在,由满足宗教祀神娱人需要的傩戏班演出。
70多岁的龙景昌老人介绍,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龙景昌不仅是天井寨的“寨老”,也是侗族傩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上世纪80年代,龙景昌拜老艺人龙子明为师,开始学习侗族傩戏。在龙子明的言传身教下,龙景昌学会了侗族傩戏的基本技能和表演艺术。每次侗族傩戏演出之前,龙景昌和他的傩戏班子都会进行请傩神仪式。
“只有傩神到场了戏才能开演。”龙景昌表示,侗家人崇敬土地和自然,“咚咚推”演出的内容除了傩戏中常见的剧目外,还有根据历史故事和当地百姓生活改编而来的剧目,如《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
音乐也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曲调有溜溜腔、石根腔、吟诵腔和垒歌等。和其他傩戏不同的是,侗族傩戏的演唱、对白全用侗语,充分保留侗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咚咚推”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面具,又被称为“交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每个面具就是一个角色,有神鬼精怪、秀才、农夫农妇、县官差役、香婆巫师、乡间恶棍等。
“请神时,大家按照扮演的角色,分别戴上不同的面具表演;平日不请神时,这些面具就是神的象征,供奉在寨子的古庙中。”龙景昌表示,由于傩戏是戴着面具表演,观众看不见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因此傩戏的动作幅度夸张,形成了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咚咚推”所有的面具曾一度失散。龙景昌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一辈艺人在演唱时,要么临时做纸面具,要么涂面化妆代替。”
上世纪90年代,为表演好傩戏,在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面具得以重做,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
如今,“咚咚推”已成为了天井寨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如果不看‘咚咚推’,那就白来了天井寨。”这是许多游客来到天井寨后的感叹。侗族傩戏不仅是侗民们群体祭祀的一种仪式,同时更是侗民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和精神文化的寄托。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侗族傩戏和其他许多非遗项目一样,一度面临传承困难的窘境。
“学傩戏要长期钻研,反复练习,学成后又不赚钱,青年人都不愿坚持下去。”龙景昌坦言,现在,传统的傩戏很难留住年轻人,即便有人来学,但不少人学到一半就走了。如今,傩戏班里只有十几个人,大多都是天井寨村民。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必须把传统文化传下去。
为进一步做好侗族傩戏的保护传承,近年来,新晃县借助文化旅游融合的契机,加大了对侗族傩戏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扶持,盘活天井寨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寨里旅游观光,傩戏也渐渐被大众所熟知。
不仅如此,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侗族傩戏开始慢慢“走出去”,向世人展示其魅力。
2016年,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六十周年县庆上,贡溪乡天井寨的“天傩佑晃州”节目,将傩戏中的三角跳、傩面具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让来自各地的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领略到侗傩的美妙与神奇。
“好看,特别有味道,让我加深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2018年10月,第57届耽罗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韩国艺术联合总会济州分会会长夫再豪在观看侗族傩戏表演后,不禁为其点赞。
在这次活动上,侗族傩戏不仅走出了国门,更成为湖南省赴韩演出的唯一代表剧目。而这些只是侗族傩戏走出深山的一个缩影。在新晃,侗族傩戏已成为当地各大节庆活动和文艺晚会的必选节目。
此外,为搭建更好的展示平台,新晃县将原来的电影院改造成傩戏剧院,让民族文化在这里尽情释放。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保护它。”龙景昌认为,在加大展示推广力度的同时,傩戏还要加强传承人队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愿意长期学下去。
“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对傩戏的兴趣。”他希望,侗族傩戏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们了解傩戏,爱上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侗族傩戏必然会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曾风靡朝野并走出国门的传统傩戏,积淀了从上古以来直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具有丰富的蕴涵。无论是对于历史学、宗教学、人文学,还是对于戏曲学、美术学、民俗考古学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因而,在对这一古老的演剧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当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它的艺术形态,更应注重它内在的文化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