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看不进去?读给你听!
目前仅存于黔西北威宁县彝族山寨裸戛的《撮泰吉》(音译),有的同志按彝文字面意思解释为"变人戏",从整个仪式看并没有涉及到人类的起源。《撮泰吉》一开始惹戛布(山神老人)就问据说有一千七百岁的"阿布摩"(戴男性白胡子面具):"你们这些撮特是从哪里来的?""撮特"在彝语里意为鬼魂,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灵魂是由人变成的,也即所有民族都有过的人死后变灵魂的观念。
彝族信奉人死后有三个魂,一个魂守坟地;一个魂到阴间;一个魂进祠堂。 《撮泰吉》所用的五个黑色面具即代表了彝族祖先变成的"鬼魂",因此,《撮泰吉》是否可以解释为"鬼魂的游戏"。在威宁彝族解释为什么要举行《撮泰吉》活动的三个传说中,都是与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粮食有关。其中二个传说提到了"天神"派"撮特"下来帮助受灾的人送来种子,一个传说提到"天神"派狮子来帮助人类,使粮食获得丰收,所以仪式中也加入了舞狮子。而介于天神与人类进行联系的即是祖先的亡灵。
在人类早期意识中均有"灵魂"的观念,即认为人体内另有一个"小我"即"灵魂",人死或昏迷时,灵魂即会从躯体的天然孔窍,特别是鼻腔和口腔内出来。 古代帝王在生前即要修好地下宫殿,也即死后让自己的灵魂在阴间称帝。但是,灵魂只存在于人们的梦境或幻觉中,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显现,所以,古人用假面具来代表他们祖先的灵魂。彝族在举行《撮泰吉》时,祖先的灵魂是通过面具——特定的符号来体现的。
《撮泰吉》的五个用锅烟墨涂黑并用石灰划出线条状的面具为祖先面具,此类祖先面具作为向神灵祈祷的媒介物或作为奉献给神灵的祭品。以乞求神灵给予谷物丰收、扫除灾星等。 《撮泰吉》中戴祖先面具者身上和四肢及头部用布紧缠,我认为是戴面具者害怕自己的灵魂被祖先的灵魂带走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当"撮特"们在种荞子过程中出现的男女交媾动作,则是用人类两性的结合导致庄稼谷物的两性结合而促使谷物繁衍丰收的模拟巫术。
让我们看一下《撮泰吉》全过程的真正内涵:首先向祖先祈祷,跳铃铛舞(彝族的丧葬舞),用对白叙述彝族的迁徙史,接着扫瘟、去灾、买耕牛、播种、种收荞子的全过程,中间插有抽烟、男女交媾、给孩子喂奶等,最后背荞子进仓,向荞子的兄弟、姐妹进酒、跳狮子舞。 从这个仪式的全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全部仪式都是为保证谷物丰收的模拟巫术。彝族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是贵州少数民族中居住条件最差的民族之一。谷物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彝族用祖先灵魂的神力使用巫术的力量来表达丰收的愿望,是极其自然的。
在世界各地的部落民族的巫术仪式中,与《撮泰吉》相类似的仪式十分普遍,部落民族认为:在秋后的庄稼地谷根中进行真正或模拟的生育动作,是人类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灌输给精疲力竭的大自然,《撮泰吉》中的老太婆(阿达母、一千二百岁,戴面具,身背婴儿),在这里扮演了五谷母亲,也即谷神。孩子显然是五谷女儿,五谷母亲表示成熟的谷物,而孩子则是表示来年的谷物。很显然,来年的谷物是可以看作本年收获的种子里长出来的。给孩子喂奶,也即给来年的庄稼灌输养分。用巫术的深层结构来看《撮泰吉》,其巫术仪式的性质是非常清楚的。
《撮泰吉》的五个祖先面具是贵州面具中尺寸较大的一种木制面具,可以将整个脸部完全遮住,面具制作粗犷、单纯。五个面具一个加白胡子,一个加黑须,另一个为兔唇,其余并无多大差别,色调肃穆,面具仅在眼睛,嘴挖三处孔洞,在涂以锅烟墨黑底色上以白石灰涂以线条组成不同纹样,这种追求简单秩序的造型手法符合原始意识的原则,即原始人努力寻找秩序及分类的意识心理反映。
这类面具在云南楚雄彝族中也有类似者(威宁彝族从云南搬迁来),黑龙江鄂伦春族人的木制神像也是此类造型,并与美洲爱斯基摩人在祭奠死者时用的面具非常相似,甚至与非洲扎伊尔的本纳·木巴沙族人在重要场合,如村落发生瘟疫,军队出征或国王逝世佩戴的面具也非常相象。倒不是这三大洲人有什么血缘关系或信息传递关系,唯一的解释是:这些民族的文化、经济发展程度较一致,处于同一水平,以致心理活动也较一致的结果。
此类代表祖先灵魂的巫术面具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彝族崇尚黑色,选用当地最易得到的黑白二色作涂料。 白色条纹在黑色底子的衬托下,形成反差强烈的视觉效果,造成一种心理紧张感,有别于阳世的人们。从面具拉长的五官造型看,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出某些动物图腾崇拜的痕迹。彝族祖先据《西南彝志》记载,是居住于树上,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的。森林中猿猴一类长目哺乳动物往往被古代先民视为祖先而作为图腾,或作为山中鬼怪而崇拜。《撮泰吉》的装扮者不时地发出类似猿猴的叫声,观者面对这类面具及听到这类叫声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族内的祖先或图腾崇拜物。当戴上"撮特"面具后,戴面具者的身份也由人变成了祖先的鬼魂,故他们用抽气发音说话,以示区别于阳世,产生亲临其境的幻觉 ,使其巫术更灵验,使本族人更一致地团结在祖先亡灵召唤之下。
综上所述,黔西北威宁彝族《撮泰吉》属模拟巫术仪式,这可以从《撮泰吉》举行的特定环境、日期、祖先面具的特殊含义、为求谷物丰收的目的等清楚地体现出。目前,戏剧界的同志从戏剧艺术角度出发将《撮泰吉》界定为彝族原始戏剧,或用现代戏剧观来界定为含有戏剧美的健全的戏剧形态。当然,《撮泰吉》不论在威宁县城文艺晚会上演出,还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剧场演出,它肯定是戏剧,就好像其祖先面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可以肯定为造型艺术中之木雕作品一样。离开了《撮泰吉》仪式的特定环境来界定其形态,可以从各个角度界定为各类不同的形态。但《撮泰吉》一旦回到海拔2800米,自然条件恶劣的彝族村寨,当死亡的恐惧笼罩着大地,人们取出祖先面具,怀着对生的渴求,聚集在山寨边的草坪上向神祈祷而举行《撮泰吉》时, 它毫无疑问是一种巫术仪式。
对一切原始艺术的界定仍然是现代人在博物馆内对古人的一种自我界定。《撮泰吉》通过其祖先面具向神灵祈祷谷物丰收 ,通过这种仪式,作为连结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的重要纽带,以此来加强本民族的社会联系和团结。该仪式的性质可以归入傩文化范畴,有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价值,其面具是贵州傩面具中形态最早的一类。
-END-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作者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