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面具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面具的起源
传承至今并活跃于傩活动的面具,无疑是一种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具渊源于原始初民以色涂面绘身和戴兽头披兽皮之举,最初纯为狩猎目的。在古代,面具逐渐用于驱疫、逐鬼、庆典、战争、俳优等场合。
《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下云:"(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万兽率舞。"《拾遗记·神农氏》云:"奏九天之和乐,百兽率舞,八音克谐。"说舜等人即帝位,乃是后人臆想,但神农和舜之类的氏族大首领,举行某种"庆典"则可能有之。
故在这种场合,"百兽率舞"当是由人戴兽头假面或纹身,扮饰成野兽的形象舞蹈,其所以如此,又是和当时初民的图腾崇拜有关。如上述的庆典场合,各民族前来参加,遂有戴着各氏族自己的图腾假面的舞蹈,以示庆贺。
战争中的面具使用
古代氏族部落的战争已有采用面具的痕迹可寻,这种护身的兽形面甲既可威慑敌人,又含祈求图腾保佑的意义。如史载黄帝与蚩尤之战,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即可能是戴有图腾兽形的金属面具。
《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蚩尤)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豹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看来黄帝曾动员隶属于他的以这些飞禽走兽为图腾的部族参战,这些部属也戴起了自己的兽形面具。
其后,遗风犹存,如史载北齐神武帝高欢围玉壁,敌方就戴铁面具出战,而北齐兰陵王长恭也戴面具威克周师。直到宋代面具还有用于战争的,《宋史·狄青传》载:"常战安远,临敌,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可见金属面具后代还用于威慑敌人和保护自身。
傩活动中的面具
面具用于驱逐疫鬼活动,殷商时代已经有了。据郭沫若考订,认为甲骨文中的"棋"字,即表示头戴面具的驱鬼者。傩继承和接受了原始歌舞,以此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愿望。
据古代文献资料看来周代傩已盛行。《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又进入到国家礼仪范畴,《礼记·月令》载:"命国傩。九门禁禳,以毕春气。"《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郑玄注:"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疬之鬼,如今魃头也。"可见戴黄金四目面具的方相氏和后来的魃头(木制面具、两目),是举行傩活动以及丧事中的主角。
其后,从先秦至明清,傩的记述不绝于史籍,如《后汉书》、《续汉书》的礼仪志和《通典》等皆有类似记载即"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由戴面具的方相氏率百隶、振子、十二神兽等在禁中歌舞,鸣鼓以驱赶疫鬼。傩活动均戴面具。
应该指出,古代面具的使用是多方面的,傩活动用面具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然而傩面具传承至今,自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从单纯的驱疫鬼开始,逐渐添进了用于丧葬仪式的驱鬼魃,以及辟邪,消灾,纳吉,祈禳、祈年,延寿,求子等等,于是面具没有在这一体系中消亡,相反,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面具在歌舞和戏剧中的应用
在傩活动逐渐向歌舞还原和复归,并向戏剧过渡的过程中,面具也随之进入歌舞、戏剧。唐代的代面舞、歌舞剧运用面具,但不能肯定说这是渊源于傩面具,以其剧目《兰陵王》来看倒像是直接受战争面具的影响。不过,"木傀儡"这一戏剧形式则可能和傩面具有一定的联系。
魏晋间人托古而作的《列子》有木傀儡的记述。汉人应劭《风俗通》载:"灵帝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儡(即傀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魁儡,丧家之乐;挽歌,执绋相偶和之者。"从方相氏的丧家乐发展到宾婚嘉会的傀儡戏。
当然,由于傩活动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傩中本来就有的戏剧因子得到了凝聚和升华。于自身中渐形成了傩戏。傩戏初形成于唐代,蒋星煜在《"唐代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中有所论述,认为傩在唐勾栏中向已傩戏挺进。至宋代傩戏已形成,而到明、清时代,傩戏又有发展。 有趣的是清代初期宫廷中既举行萨满仪式又举行傩活动和戴面具的傩戏,《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记述甚详。宋代以降,傩面具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蔚为观止。至明代中叶,戏剧中出现了脸谱,这应是古代面具发展的结果之一。
从全过程看,它和面具(包括傩面具)的关系十分复杂,但至少存在着相生互补的情况。如果说西方的戏剧源头曾和面具,和酒神节人们狂欢时戴的面具有过因缘的话,那确实是在西方戏剧的早期,面具的采用对于"演员矛盾"问题关系很大。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傩戏,其面具至今并未消泯,仍广泛传承于民间,是一种"活形态",这倒是颇为有趣而令人思索的。
傩面具的传承原因
傩面具能在贵州等省区传承下来,有多种原因。简要地分析之。
1. 封建社会的文化环境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环境,儒家的正统思想造成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闭锁。这种情况下,至迟在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戏剧在剧目、表演、声腔等方面均以固守性的传承为主;如剧目是以历史剧、传说故事剧为主体,直接干预和联系现实生活的剧目极少,形成了剧目与历史故实接近而与社会现实生活疏远的情形,即使起教化作用,也是一种间接性的、寓义性的。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戏剧不可抹煞的特点之一。直到五四时期,西方的话剧传入,起到了某种冲击作用,由于中国传统戏剧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特点根深蒂固,故而形成了中西双轨并行的局面。
对于传承在偏远地区的傩戏,更少受到其它文化的冲击,它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本身的发展几乎停滞。此处所说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相对于"雅文化"的"俗文化"环境,并且笼罩着巫鬼的信仰意识,这种背景下,傩戏、傩面具就难于变异。当许多地方剧种早已发展为用脸谱之时,而傩戏仍固守面具的大量使用。
脸谱和面具都是戏剧人物形象即神、鬼、英雄的符号化,不过,傩戏以面具为轴心,而京剧等剧中的脸谱在剧情表演中却只是突出角色的补充,一种补助手段而已。
2. 原始巫鬼意识的持续存在
导致傩面具传承的另一原因,则是由于原始巫鬼教残余意识的继续存在,而这又是由中国农业文明的小农经济的社会基础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傩形成了一个以巫鬼意识为主体的,混杂着一些儒、道、释观念的"融混体",它既无严密的组织又无成文的理论体系。
这样,傩面具便凝集着这种融混体的宗教意识。一个面具就是一尊神,或一个鬼,或一个神化了的超凡英雄 ;傩面具是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傩最强大的召集力、凝聚力,也是人们内心情绪和世代的追求之寄托物。
傩面具和人为宗教(如释教)中的神象有所不同,那就是众多的傩信神者需要这些神(神化了的面具)活生生地行动,具体地、直接地、即时地为此岸的功利目的即驱鬼、逐疫、纳吉等服务,而不是像佛教徒那样面对神的偶像以教义进行内心的省视和参悟,以期达到佛教的高境界和修行来世。
因为温饱尚未能满足的民众,不能不皈依于傩,以求生命和精神的支撑,这也是小农经济海洋中社区文化隔离机制作用下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反映。傩戏是宗教性戏剧。这决定了傩面具在这些地区能长期不衰。
傩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艺术形态,是其发展中本身的异化。傩面具何时从傩戏场上退下阵来,那将取决于共存于傩戏中的傩观念与文艺性质二者的消长如何,如若文艺形态有长足进展并大大超过傩信仰,那么面具就有退出傩戏的可能,否则傩戏面具还将存活于傩戏之中。
3. 演出上的表演艺术需要
傩面具的存在与演出上的表演艺术需要有关。傩戏班即由傩坛全体人员组成,巫师、巫医,戏师三位一体,是在农村或小镇的业余演出单位。傩戏演出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愿主"冲傩还愿",为人家、村寨驱鬼纳吉。
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要一人演多角,采用面具就能够及时地调换角色,满足演出时角色人数的要求。另一方面,傩戏面具的采用就能使其扮演者表演不是透过面部表情达到目的,而是主要通过扮演者的身体四肢的动作、姿态来表现角色的感情和性格。
面具和扮演者如是结合,体现出面具的完整的"生命",面具成了整个傩活动及傩戏的轴心和核心,这对于非专业性的傩戏班的表演很有方便之处。这种傩戏表演上的需要,既成为傩戏的特点,也是傩戏不能离开面具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三方面都是傩面具在傩这一古文化体系中存在、继承、演变的情况,它像一股缓慢的潜流,在中国民间淌过了漫长的历史时代和广袤的地域。
结语
综上所述,傩面具有着非常复杂和丰富的形态、内容,凝集了往昔历史,具有宝贵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一项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活着的文化现象,是一生命、信仰和艺术的古今交响曲。它对我们研究社会学、宗教学、戏剧学、民俗学等学科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资料,同时对于绘画、雕塑和工艺等艺术门类,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应该将这份宝贵遗产科学地保存,并作出深入的研究,以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
《傩·傩戏·傩文化》系列更新:
No.1 贵州傩戏研究:揭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丨《傩·傩戏·傩文化》 王恒富主编
No.2 神鬼之间:傩面具如何成为信仰的载体丨《傩·傩戏·傩文化》王恒富主编
No.3 揭秘贵州傩面具:神性与人性的完美融合丨《傩·傩戏·傩文化》王恒富主编
No.4 面具下的表情:傩戏如何塑造生动角色丨《傩·傩戏·傩文化》王恒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