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20

傩,那些来自远古的信息

——中国傩文化形态与思维辨析

【摘要】傩是一个久远的、庞大的历史文化系统。它与人的生老病死相关,也就与人类的生命相关。它所包含的原始文化,不但是现代艺术的源头,也是后来制度性宗教的源头,更是中华文明初始阶段重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傩文化形态与思维辨析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原始思维;傩面具;索室驱疫;原始宗教;原始艺术

一、万邦皆殄服

自20世纪80年代初,傩戏与傩文化的研究蓬勃开展以来,傩学似乎成了一门“显学”。但傩是什么?傩文化起源于什么年代,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2011年11月14日,在中国傩学会于重庆召开的傩文化研讨会上,笔者在《傩面6000年——湖南澧阳平原的原始祭祀》学术发言中,介绍了2010年10月出土于澧阳平原优周岗遗址傩面,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关注。

澧阳平原位于洞庭湖西北岸澧水中下游地区,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近20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多处。其古文化遗址分布之密集,种类之齐全,在全国极为罕见,曾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土木质傩面具的澧县优周岗遗址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聚落性遗址。从出土的石器、陶器的形制及地层来分析,这个遗址有距今约7000年的大溪文化至距今约5000年的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物质遗存,以及木雕人面相,插入了木棍的牛颅骨、船桨,其他陶、石、木、骨器等遗物。考古学家认定的“木雕人面相”由一整段木材雕刻而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出土于遗址的祭坛一旁,是一件“远古先人用于祭祀的遗物”①。

笔者认为,这是一具傩面(图1)。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傩”就出现在甲骨文中,傩面就出现在远古先民的祭祀当中②。在古代,“傩”与“难”是同一个字。在甲骨文中傩、难,写作“

640-21

”(图2)。

640-24

▲图1 澧县优周岗遗址出土的木质傩面

(湖南考古所藏)

640-27

▲图2 甲骨文“难”,左为常见字,右为简写

象形文中表示有一危险之物直指人的头顶,这表示人遇到了“难”③。

我们的先民把灾难、危难、困难,以及难产、难关、难处、难题等一切不顺利的事情,都看成了一回事,即遇到了“难”。办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事先卜问:有没有“难”?这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有着非常多的记录,如:

帝不我难?(《铁》533,《燕》785)④

——上帝会不会降临灾难于我?

戊申卜,争贞,帝其降我难?贞,帝不降我难。(《乙》7793)

——戊申卜,争问:上帝会降给我灾难吗?(应验:)上帝不降给我灾难。

庚戌卜贞:帝降其难?(前3244)

——庚戌卜问:上帝降灾难吗?

贞:帝不降大难?(《综图》227)

——问:上帝不会降下大难吗?

遇到了“难”怎么办?当时的人认为:“难”虽然看不见,却以一种邪气的形式存在。于是,用当时最为先进的“科技手段”——巫术来控制,用“驱傩”的方式将邪气——“难”控制、镇压、驱赶、杀死。

以什么来体现这种巫术呢?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远古时代的人们认识到:自己感到害怕的,也就是“难”所害怕的。这样,人们感到恐惧的蚩尤形象成了首选。同样是“㞢”字头的雕像(如优周岗出土的木质傩面)、器物成了驱傩的圣物——法器。

因此,“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⑤(图3)。这样,黄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服”⑥。

640-22

▲图3 蚩尤面具

(澧县溪上美术馆藏)

这一记载,在苗族蚩尤的传说和祭祀中同样有印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良家潭乡洗溪镇苗族祭司张宗江说:“出了伤亡鬼,就要戴青嘎,披蓑衣,用黑灰画脸,装蚩尤做大法事。”青嘎,就是苗家火塘上的铁三脚架。张宗江说:“蚩尤法术高,黄帝都怕他。黄帝杀了他,让部下举着他的头去冲锋。头腐烂了,就画他的像在旗帜上,经常打胜仗。”⑦(图4)

640-23

▲图4 蚩尤戏中头戴三脚架的苗巫(施群霞拍摄)

苗家的传说,比史料更加丰富,也具备某种历史的真实性——先用蚩尤的首级去震慑敌人,后来头没有了,再用画像。这种画像,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传承。秦始皇封禅定天下必“祭兵主,祠蚩尤”(《史记》)。刘邦起兵则必须“祭蚩尤于沛庭”⑧。

蚩尤面具,成了行傩驱邪中无形而又有神威的力量⑨。驱傩之事不断发展,蚩尤之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狞厉之美的形象,一直活跃在傩事当中。湖南澧县优周岗遗址出土的那具傩面,由一整段木材雕刻而成,长60cm,宽30cm,肯定不是戴在人脸上的面具,而是由人披熊皮,持魌头,装扮成凶狠的怪兽,惊驱疫疠之鬼。这一点,在历代的文献中都有记载,在民间也有文物传承。

《周礼·夏官》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郑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时难,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⑩

汉代科学家张衡在《东京赋》中描述:“尔乃卒岁大傩,驱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⑪在汉代东京洛阳城内,在岁末之时行大傩,将四方厉鬼驱逐至边远之地,也让都城家家户户安宁清洁。

在唐代,驱傩的场面更加宏大。《乐府杂录》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⑫(图5)

640-25

▲图5 唐代《信西古乐图》中的狮舞

索室驱疫,这种古老的巫术观念与方式,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一直传承至今(图6)。

640-20

▲图6 《百子嬉春图》(局部)宋  苏汉臣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泉县志》载,人们“刻木为狮头,以大被为身,缚棕为尾,鼓乐喧舞,至是夜止”⑬。这种被称为“神狮子”的圣兽穿村过寨,进入家家户户,一方面索室驱疫,一方面恭贺新春。

傩狮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的任务。送福祈福时,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祈求,就会表演适应这些祈求的故事,如需要子孙发达的,表演傩狮故事《娘娘送子》;需要读书求官的,表演《状元及第》;需要祝寿延年的,表演《麻姑献寿》;需要外出劳务的,表演《过关斩将》。久而久之,庆典也就发生了变化,从祈祷逐渐变成了娱乐。舞狮人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翻新演变,越来越多的“故事”技巧,出现在舞狮中,成了人们节日中的一种娱乐(图7)。

640-26

▲图7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傩戏(临武傩戏)”

的“神狮子”(孙文辉拍摄)

湖南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枫坪傩面狮舞”中,还有戴着面具的土地公公、戴着猴面面具的春神句芒、以及象征六畜兴旺的猪神等与狮子共舞。这几个人物配合狮舞,能演绎108个故事,如《蔡春山耕田》《赵公打虎》《美女梳头》《渡船摆艄》《关云长磨刀》《懒牛摸丝》《瞎眼婆打鞋底》《孔明观灯》《毛国金打铁》《喜鹊含樑》《老汉推车》《岳母刺字》《麻姑献寿》《吴刚献酒》《张屠杀猪》《猴子上树》《猛虎跳阶》《岳飞杀叉》《董永行孝》《猪八戒娶亲》《沙僧平妖》《乾隆保民情》《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卢俊义上梁山》《三拜樊梨花》《昭君出塞》《薛刚反唐》《过五关斩六将》《嫦娥奔月》等(图8)。

640-28

▲图8 挨家挨户祈福纳祥的枫坪傩面狮舞

(谢亮平拍摄)

在民间的傩狮舞中,也无意中保存了一些久远的信息。如张家界沅古坪镇烽火村的舞草狮子,在索室驱疫中,要在堂屋之内搭三张桌子,让狮子上台去表演“舔横梁”。因为,横梁是室内最重要的地方,是驱疫的重点。要达到“舔”得到的高度,至少要搭三张桌子。笔者认为,这就是高台舞狮的起源(图9)。

640-42

▲图9 张家界舞草狮子(孙建华拍摄)

湖南傩狮舞在新化、安化地区,与梅山武术相结合,形成一种登高台、耍绝技的武狮。新晃现存的刀梯傩狮舞,巫师在舞动狮子时还要上刀梯,过天桥,显示出一定的武功,笔者认为,这种带有很强观赏性的傩面狮子舞,也是南派武狮之源头。

640-2

二、除夜呈大傩

自20世纪80年代初,傩戏与傩文化的研究蓬勃开展以来,傩学似乎成了一门“显学”。但傩是什么?傩文化起源于什么年代,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大傩图》是宋代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67.4cm,横59.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10)。这是一幅描写民间驱除厉疫的风俗画。画面上共画有十二个人,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除瘟扫疫者,一组为瘟神疫鬼,参与者都手持各种道具,戴着各种面具,化装成各色角色,共同表演着一出充满欢乐与喜庆色彩的“剧目”,画面蕴含着丰富的宋代民间文化信息。

640-29

▲图10 宋代佚名绢画《大傩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宋代,关于大傩的记载不止一处。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除夕”载:“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伟,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⑭

吴自牧《梦粱录》“除夜”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著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户、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⑮

周密《武林旧事》“岁除”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呈女童驱傩,装六丁、六甲、六神之类,大率如《梦华》所载。……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葵连百余不绝。箫鼓迎春,鸡人警唱,而玉漏渐移,金门已启矣。”⑯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到,举行“大傩”礼的时间,都是在“月穷岁尽”的除夕之夜;参与者都戴假面、着绣画彩衣、扮鬼使众神;都是从皇宫出发,游历至城门之外。目的是“埋祟”,即将邪祟埋葬。湖南民间称这种大型的驱傩仪式为“游傩”,即游动的、大型的傩祭仪式。

在周代,岁在冬至。在岁的尽日就要举行这种大型的驱傩仪式。《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难,以达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⑰因为在一岁之中,季春之月是厉鬼出行之季;仲秋之月,是戾气、病气、尸气等种种祟气升腾之季;季冬之月,是旧岁之末、新岁之首“除旧迎新”之际,是一岁中最重要的祭祀日子。因此,在除夕之夜的傩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称之为“大难(傩)”。

大傩之祭发展到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傩祭从宫廷影响到了民间,民间将除夕的除祟仪式与正月的迎春灯会结合到一起,演变成为上元驱邪祈年、辞旧迎新的大型游傩祭祀。

明清时期,游傩在湖南的城乡蔓延,除了本土产生的龙灯蚌舞、田歌花鼓,客家移民带来的抬阁高跷、春亭故事也在三湘四水遍地开花。在游傩中,人们不再需要以演通神,而是尽情地释放迎春的快乐。因此,化装游行的“演员”不再佩戴面具,而改用化妆(图1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有两本专门绘制故事人物的清代彩绘脸谱图册曾经被随意处置,经本人提醒,现藏于长乐故事博物馆(图12)。

640-43

▲图11 汨罗长乐故事会(孙文辉拍摄)

640-30

▲图12 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所绘的

《长乐故事脸谱图》

(长乐故事博物馆藏)

数千年的游傩祭祀,一旦脱离宫廷来到民间,即发生质的转变。仪式中那些原始艺术的基因,被民间世俗的眼光所欣赏、选择,渐渐地,地花鼓、花灯歌舞、采茶歌舞,越来越欢乐精致,于是,一些地方小戏剧种应运而生;那些民间手工技艺,如剪纸、纸扎、刺绣、竹艺、服饰、乐器制造等,伴随着庆典而进入市场;那些演绎的故事、传说,也成了底层社会民众的教科书,成为人们田边地头、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

640-2

三、傩祭常在

自20世纪80年代初,傩戏与傩文化的研究蓬勃开展以来,傩学似乎成了一门“显学”。但傩是什么?傩文化起源于什么年代,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中华大地上的傩祭仪式,随着文明的递进而不断地演化。湘西苗疆,是指清代以腊尔山台地为核心的“红苗”聚居区。红苗曾被称为“生苗”,而苗族学者称之为“生界”,即“未被征服的生界苗僚”⑱。当年的苗疆,就在今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之间的那块土地上。这一区域,在明代之前,未有外来文明进入。明清之际,清王朝企图强行进入,遭遇了激烈反抗。连续多年的征战后,统治者意识到单纯的武力镇压不是治理苗疆的办法。嘉庆五年(1800)七月,湖南总督姜晟、巡抚祖之望、提督王炳会提出修复边墙:“三厅民苗交涉之地,乾州厅属二炮台起至喜鹊营止,民地归民,苗地归苗,均已划分清楚。其从前民占苗地,皆一律退还,客民全行撤出。”“清厘民苗地界,自可永息争端。”⑲这道俗称“南方长城”的边墙,划分出苗、民的疆界,缓解了民族之间的冲突(图13)。边墙的修筑,客观上保护了绵延数千年的、古老的苗族历史文化,其中就包括古老的苗族傩祭。

640-31

▲图13 清《苗防备览》中的《苗疆总图》及边墙一道

苗族傩祭与其他民族的傩祭一样,有大型的祭祀仪式,也有小型的祭祀仪式。大型的傩祭仪典有迎春仪式“椎牛”、祭祖仪式“接龙”。小型的傩祭仪式就是“还傩愿”,又称“还家愿”,是苗人对生、育、婚、难(包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难、危难)的祝(咒)愿与祈祷。前有许愿仪式,后有还愿仪式。苗族的傩戏与面具,就遗存于苗族“还家愿”的仪式当中。

1982年,由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内部印刷出版的《湖南戏曲传统剧本·傩堂志专集》⑳收录有苗族傩堂戏《搬先锋》《搬开山》《搬土地》《秦童》《八郎》《送子仙姑》五个剧本。这些剧本,比较后来整理、印行的剧本,相对原始。配合这些剧本,还有一盒1981年录制、命名为《搬开山》的演出录像磁带。依托这些以及本人收集的其他剧本,结合面具与表演,解读傩戏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搬先锋》

《搬先锋》在湖南各地有《迎先锋》《降先锋》《请先锋》《白旗先锋》《降仙风》等不同的名称,是各个傩坛许愿、还愿时必演的剧目,是一个扮演女性之神的剧目,是傩堂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图14、图15)。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她为什么是一位女神?为什么总是第一个出场?她的到来又有何切实的意义?依据一些傩坛老艺人提供的文本,尝试着作出解答。一是凤凰傩坛代福送、刘宗海藏,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校勘印行本《搬先锋》;二是凤凰傩坛刘长寿传本《降仙风》;三是邵阳武冈傩坛抄本《迎先锋》。这三个文本的名称虽然能够互换,但在本文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分别简称为校勘本《搬先锋》、刘传本《降仙风》和武冈本《迎先锋》。

640-32

640-33

▲左图14 先锋面具(孙文辉摄)

▲右图15 傩戏《搬先锋》

先锋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是风神。这一点,校勘本《搬先锋》提供了充分的线索:巫师戴先锋面具、持白旗上场,拜过傩公傩母之后,便唱道:

家住雷州雷阳县,祖籍原来姓崔人,

父姓崔,母姓黄,三媒六证配成双……

行到岳王殿前过,岳王拿奴二三魂。

拿了三魂不肯退,封我先锋打头行。

凤凰傩坛刘长寿传本《迎仙风》,也大同小异:

家住雷州雷阳县,凤凰桥上姓崔人,

父姓崔乃崔天子,母姓黄来皇后人……

我到岳王殿前过,岳王拿奴二三魂。

岳王将我来封定,封我先锋打头行。

先锋介绍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受地方山岳之神岳王派遣。唱词中,巫师用隐喻的手法,告诉我们,先锋是一位风神。

第一,刘传本角色的名称虽然也叫“先锋”,但傩坛上请来的先锋也就是“仙风”。风属阴,阴为女,风神即是女神。

第二,女神家住雷州雷阳县凤凰桥。雷州是传说中雷神居住的地方,风神与雷神总是相伴而行、比邻而住。雷州之邻,便是雷阳。凤凰桥,甲骨文中“风”“凤”同字,“龙乘云,凤乘风”,凤与风密切相关。风即是凤所驾驭的载体。

第三,先锋“父姓崔”“祖籍原来姓崔人”,也与风神有关。在《周礼·大宗伯》中,“风师”写作“飌师”㉑。叶舒宪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说:“雚在卜辞中的用例颇多,除了作为人名地名外,常用为风字,叶玉森或释为‘风主’。”㉒傩坛的艺人们把“飌”视为风神,在把他看成是先锋之父的同时,将“雚(萑)”误传为“崔”,也很正常。

第四,刘传本说“父姓崔乃崔天子,母姓黄来皇后人。”也说明这对夫妇不是平常人,是神不是人。另一方面,黄、皇、凰同音,雄凤雌凰;先锋之母姓黄,与凤相关,也与风相关。

第五,从先锋所述“岳王拿奴二三魂”来看,先锋是拿走了“灵魂”之神,这正是风的形象特征。在众多的自然神中,日月星辰雨雪雷电的运动均有一定规律;唯独只有风上下翻转、行无定踪,像是被摄走了魂魄之神。

依上所述,傩戏中的先锋,就是仙风的化身,以女性形象出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先锋来到傩堂干什么呢?再读剧本。

刘传本《降仙风》:

岳王赐我芙蓉花两朵,戴在头上压邪惊。

又赐白旗一大面,四方门下扫邪精:

扫开天来天门现,扫开地来地无门,

五瘟百怪扫出去,麒麟贵子送上门。

又赐羊毫笔一支,四方门下勾冤魂……

武冈本《迎先锋》中巫师唱道:

吾是先锋太白将,岳王出阵我为先……

一打东方木精鬼,二打南方火灾殃,

三打西方金精鬼,四打北方水灾殃,

五打中央土精鬼,官灾口舌出山门。

两个版本唱词不同,但傩神来到傩坛的任务相同:“四方门下扫邪精”和“打尽四方之鬼”,这就是以仙风扫邪,清洁傩坛(图16)。

640-37

▲图16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木棺上的图案

“仙风扫除魑魅魍魉”(孙文辉拍摄)

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傩戏(梅山傩戏)”中,在不同的坛门中,这个剧目被分别称为《搬六娘》《扎陆娘》《装六娘》《扫路娘子》。在湘中梅山方言中,陆、六、路同音;因此,六娘也就是先锋,《扫路娘子》中路娘手持扫帚,其目的也是清扫祭祀场地——傩坛。

因此,“扫邪”是任何傩祭活动必有的,而且是首要的任务。扫,依靠仙风,扫的是魑魅魍魉、野鬼孤魂,是为整个傩祭扫清障碍,为祭祀的顺利实施,创造出良好的周边环境。这种为大型纪念活动清洁场地的傩祭观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

傩坛先锋的存在,与中国自古就有的风神崇拜有关。《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㉓此处的风神名叫“风伯”。《周礼·大宗伯》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礼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㉔风神名叫“飌师”。《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屈原把风神称为“飞廉”㉕。民间不识风伯、飌师、飞廉,却把傩坛上祭祀的风神,称之为“先锋”。

(二)《搬开山·送子》

除了《搬先锋》,《湖南戏曲传统剧本·傩堂志专集》还收录的苗族傩堂戏《搬开山》《搬土地》《秦童》《八郎》《送子仙姑》五个剧本。《秦童》《八郎》即为《搬师娘》《搬八郎》。在傩坛上,这五个剧本实质上是还傩愿中一部有连续性的“演出剧目”。在正式的傩坛仪式演出中,还有《搬算匠》《搬铁匠》两场没有收录进专集。因此,这整坛傩戏应该命名为《搬开山·送子》(图17、图18)。“搬”,即“搬演”之搬,有“请”之意。因此,“搬开山”就是“请开山之神”的意思。凤凰傩戏《搬开山·送子》演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640-34

640-35

▲左图17 开山面具(孙文辉拍摄)

▲右图18 傩戏《搬开山》(胡健国拍摄)

《搬开山》:开山大神应巫师之请,为主东家祛邪求吉。开山神手持开山(即斧头)从桃源洞启程来到主东家,与东家一道参拜众神,然后下东西南北中五方的青湖青海、赤湖赤海、白湖白海、黑湖黑海、黄湖黄海洗澡,不慎将斧头失落水中。

《搬算匠》:开山在水中寻斧不到,请算命瞎子卜占斧子失落地点。开山按瞎子的指点,下中海摸寻斧头,果然找到;但斧头已有一个缺口。

《搬铁匠》:开山请铁匠修补破斧,铁匠夫妇在戏谑调笑中将斧头修补好。开山取斧时因付款太少而被铁匠追打下场。

《搬师娘》:开山至长街请白话童子(即秦童)接巫师还愿,童子去贵州找到师娘,其女幺妹与童儿戏耍一番,又与师娘盘唱了一番菩萨,然后三人同赴湘西还愿;开山用斧头砍开主东家财门后,辞别众神回桃源洞。戏中,巫师装扮的秦童,满口“淫词浪语”,因此秦童戴有一副赋予了喜剧色彩的专用面具——歪嘴秦童(图19)。

640-36

▲图19 满口淫词浪语的歪嘴秦童

法事“献牲”,即东家随巫师向众神献上祭品——猪或牛、羊。

《搬八郎》:猪神蛮八郎受岳王之命,为主东家杀猪宰羊,分飨众神灵。

《送子》:七仙姑育下一子,送往还愿的东家传宗接代,遂叫土地神打开南天门,抱子下到凡间,将子交与主东家。

以上六堂傩戏和一堂法事,在凤凰傩坛上是连续演出的;而在其他地方,仅只看到过《搬开山》《搬八郎》和《送子》三堂并无关联的小戏。把“献牲”《搬八郎》《送子》与《搬开山》等看成是一个整体,是否有些牵强附会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对《搬开山》的神话原型进行准确的破译。

在《搬开山》中,引起注意的是“开山”和他的斧头。

斧,俗称“开山”。开山,作为一位神灵,一般也称作“开山始祖”。开山神的主要道具也是斧头。这里,开山神是不是“斧”的人化或神化呢?

斧,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叶舒宪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一书中对斧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原型破译。他认为,从造字形体的来源看,斧字从父从斤。斤在甲骨文中作“

640-38

”或“

640-39

”。“

640-38

”这个圆头形的锥体与其说像古老的石斧,不如说更像一个男性生殖器。因为仰韶村出土的四个五千年的陶制阳具中,有两个锥体与甲骨文斤字合若符契,而另外两个倒更像斧的侧视图。另在安阳出土的一个玉制阳具上,竟刻有一斧形的三角。斧字为什么从“父”呢?“父”,在上古时代是男性长辈的通称,其义与“甫”“祖”相通,又有“始”即开始之义。《释名·释用器》云:“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甫”,与斧相通,也是古代男子的美称。而据人类学的考察,上古男子的各种美称,如父、甫、祖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植根于男性所独有的生殖器官的隐喻㉖。

斧,又称“开山”,亦有其性含义:在人类学、民俗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的报告中,把性交象征性地类比为男子为女子“开口”“开门”“开洞”“开锁”“破瓜”等,累见不鲜。而把男性阳物比作具有“开”之功能的利器,更为常见。因此,斧,是一种具有阳具意味的工具,也是男性性器的象征。于是,就不难理解“斧”同父、同斤、同阳具的关系。受这种关系的启示,叶舒宪注意到,反映这种关系的原始婚配礼仪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初夜权”的、那种由执斧铖之“王”、社会性的父亲——氏族首领或酋长来主持的、对本部落少女施行“开”的“手术”的女性成年仪式。

这种“初开女阴”的古俗,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

古代腓尼基人把阴茎叫做“Asher”,意思是“垂直者、有力者、扩开者”。这一术语提到了和一个处女初次性交时处女膜的破裂。菲洛谈到过一些腓尼基人的神,其中一个就叫“扩开者”,意思是指一个人最先使一个处女受精,他挣破了处女膜,“打开了通向阴道的大门”,通向阴道的门户。……《圣经》把上帝耶和华说成是扩开者。《创世纪》第三十章:“上帝顾念拉结,应允了她,扩开了她的子宫。”㉗

斧,作为阴茎的隐喻,在现代的婚俗中也有遗存,如东北乡村娶妻,新妇有坐斧的习俗,新娘坐在斧头上,以“斧”“开山”,祈求早生贵子。依此看来,傩戏《搬开山》中的斧,就是男性阳物的象征;开山大神,就是一位傩仪之中的生殖之神。

在傩戏中,开山神被请到了主东家,为东家还傩愿。然而,他与东家一道参拜了众神之后,接着唱道:“本当要拜十二拜,存留二拜勾愿神。我把主人请回转,把话分开别有因。”为主家勾愿,是开山神的主要任务,他留着二神不拜,却把话题分开,别有何因?对此,开山并没有解答,他离开傩坛,去“打开五湖四海”,洗自己的龙身去了。洗完之后,准备去傩坛上为主人还愿,却发觉自己的斧头丢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开山神在还愿之前,为什么要去沐浴?其二,洗浴时把斧头丢失,又有何含义呢?祭神前洗浴,表示对神的崇敬,但洗浴与祈子之间,还有另一层更深的联系,往往不被今人所注意。洗浴与求子有什么样的联系?英国人类学家卡纳在《性崇拜》中写道:

在印度的圣城贝拿勒斯,每当红日东升之时,便是“洁净”的时刻。世间没有一种比洹河水更神圣,更能涤荡污秽的。男女儿童,争相降于水滨,挹圣水来湔涤一切秽浊。……同时,婆罗门僧高高站在月台上,向群众献灵神的灵根。……净身过后,庙内奏起音乐,群众争先恐后挤到外坛。诸神的偶象堆满香花,他们的灵根更格外受崇敬,妇女们拿溶解的牛油去浇洒它们,并拿印度玫瑰邀挂在它们上面。㉘

这里,洗浴与生殖密切相关。中国的古籍中亦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里,简狄有孕,也与行浴相关。《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六载:“四川横县玉华池,每三月上巳有乞子者,漉得石即是男,瓦即是女,自古有验。”上巳,为河滨祓禊之节;漉,为水中捞起。可见玉华池的乞子风俗,也与浴水有关。

与简狄一样,原始观念中,不清楚交合与生殖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鱼,是一种生殖力极强的动物;而鱼的生殖力强,必与活跃在水中有关。《大戴礼·夏小正》云:“十月,黑鸟浴。”《传》:“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清孔广森《补注》:“浴者,言鸟乘暄飞,上下若浴。”简狄见玄鸟飞翔若浴,自己不能飞浴,便在水中鱼浴,终于受孕。这里,鱼、浴、育三字同音,也不是偶然。卡纳在《性崇拜》一书中也记述了这种原始思维的普遍性:

植物之外,鱼亦含有很强的性的暗示。据因曼说:“鱼类象征在活泼状态的男性生殖原理。”因为鱼的形状似扁桃,其唇吻的翕张,亦甚饶暗示的意味。按希伯莱语,鱼字可作“繁殖”解,亦可作“萌芽,增殖”解。㉙

中国有句成语叫“鱼水之欢”,也将鱼、浴、水与交欢四位一体地联结在一起,是这种原始的生殖观念的一个极为简洁的表述。因此,开山在正式参拜勾愿神前,必然要去海中沐浴。丢失斧头又有何含义呢?斧是男根的隐称。丢失了斧,就意味着他丢失了男根。丢失男根的神话在世界各地都曾存在:古埃及的大神俄里西斯被兄弟谋害,碎尸于尼罗河。他的妻子为他四处寻找遗骸,结果,就只有生殖器无法找到。她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用无花果树木刻了一具阳物替代㉚。古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也有相同的命运。狄俄尼索斯也被女神朱诺碎尸并用香草煮熟吃掉,唯有其阳物被姐姐收藏㉛。这种碎尸神话的核心内容就像《搬开山》中的开山丢失斧头一样,是“英雄丢失了阳物”;但是,“丢失”不是神话的结局,它的结局是“呼唤和寻找那个伟大的阳物”(太阳)。因此,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民俗活动中,有着大量的寻找、呼唤、赞美、膜拜阳物的礼仪。这种寻找、呼唤、赞美和膜拜阳物礼仪的原始含义,就是对太阳——原始人观念中最大的生殖器、对春天、对新的生命力的祈求、召唤和礼赞。因此,开山神的斧的丢失也是为了铺垫对新生命力的寻找。结果,他在算命人的帮助之下在水中找到了斧头;但问题却没有终结:他发觉,斧头破了,他只得去请铁匠修补……这使我们想起了《诗经》中的《豳风·破斧》一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东征,四国是讹。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但都与“斧”的原型意象相悖,不是诗的本义。叶舒宪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破译为“阉人之歌”,自有一番道理;但是,将这一解释植入《搬开山》中,却有些格格不入。同样,曾经丢失了阳物的古埃及神俄里西斯、古希腊神狄俄尼索斯也不是阉人。在《搬开山》中,开山虽破了斧头,也绝非是阉人;以阉人入傩坛,与傩祭的愿望截然相反。我认为,《破斧》一诗应是“割礼”仪式上的巫歌。

割礼是原始人男子成年之际必须接受的仪礼,它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在澳大利亚中部的安玛特杰拉部落所举行的青年成年礼仪式中,要割去他们的包皮,割裂龟头的下侧。手术完毕之后,做父亲的就要给这个青年一根神杖,并教诲他,他的灵魂已和远祖相连。典礼之后,青年退居树丛中休养割伤。新几内亚北部的一些部落——雅宾族、布考亚族、卡伊族,以及塔米族——跟澳大利亚的一些氏族一样,都要求其男性成员割去包皮才能进入成年男性之列㉜。

在原始部落的成年礼中,巫师用利器剃去男孩的头发、阴毛、割去男孩阴茎的包皮,以表示男孩已经长大成人,应开始承担和履行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其中一个最神圣的职责是顺应天命,承担起部族繁衍的重任。在世界各地,这种仪礼都是隆重而热烈的,主持仪式的巫师都要在仪式过程中吟唱祝辞。《诗经·破斧》就是这样的祝辞。诗中,“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之类的辞,就是巫师在参拜某神时必唱的“某某大神往东征,四方妖魔一扫清”之类的咒语,没有特别的意义。撇开这几句程式化的咒词,整首诗就不难理解了。这首祝辞,前几句是巫师模拟受礼的男孩的口吻唱的,最后一句则是巫师的祝语或众人的和唱(在祭祀中常常如此,谓之一唱众和)。诗中还应说明的是,“斧”仍是指阳物,巫师只是将其“破”损,而“戕”“錡”“銶”是“斧”,即阳物的一部分,如割礼时常常割去的头发、阴毛、包皮之类,巫师将其割“缺”。“孔”指女阴。解答了《破斧》之谜,也就回答了《搬开山》“斧破”之隐义。原来,开山神的破斧与修斧,也与傩祭的目的终归一体。难怪铁匠与铁匠娘子在修斧之时,总是淫词浪语、打情骂俏,这些台词与动作,总是与生殖祭仪的要求一致,是弗雷泽所定义的“顺势巫术”㉝。求神必要讨得神仙喜欢,因此傩坛艺人常说:“讲得越丑,神灵越喜欢。”

傩戏中,开山神修好了斧头,按理应为主东家去“破门”;然而,傩戏并没有按这一逻辑发展,而是让开山命秦童去外乡请巫师,于是,中间就插入了《搬师娘》一段。

秦童去贵州把师娘请来了。开山问童儿:“要你请男的,为何请来一个女的?”童儿答道:“请男的发官发财,请女的发子发孙。”一语道破真谛,傩祭的目的是求子。当女巫在傩坛上祭拜之后,开山这才挥动斧头,为主东家“破门”,即舞起开山,做象征破开女阴的动作,接着鼓乐喧天,炮竹响起,牛角齐鸣,开山的使命到此终于完成。

(三)《搬八郎》

傩戏《搬八郎》,即请猪神(图20、图21)。在还家愿的傩祭当中,戏与法事是交替进行的。每到请愿的关键时刻,主东家必须向神献祭。还家愿中,多用猪肉。因此献祭的前后,巫师必须演出《搬八郎》,这是一堂“抚慰牲灵”的祭祀仪式。

640-41

▲图20 八郎面具(孙文辉拍摄)

640-40

▲图21 《搬八郎》(孙文辉拍摄)

弗雷泽解释这种“抚慰牲灵”仪式:原始人“通常认为动物也有人那样的感情和智慧,它们也和人一样有灵魂,身躯死了,灵魂仍活着,或是成为无主的游魂,或是投胎又为动物”,杀了这些动物,人会受到报复;但为了祭神,又不得不杀死动物,因此他尽可能地安抚牺牲及其同族,尽力解释是如何万不得已,而且许诺对它的遗骸妥善地安置㉞。原来,巫师在这个关键时刻插入一个与祈子似乎并不相关的傩戏,一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保证傩愿的顺利实现。

《搬八郎》在傩坛,与《搬先锋》一样,是任何还愿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剧目。在《搬开山·送子》中,果不其然,当巫师请完八郎猪神,就请送子娘娘了。送子娘娘七仙女抱来了一具木偶娃娃(或邻家婴儿),对主东家唱道:

某主东,某姓人,请你出来领麒麟。

你把麒麟领起去,抱入房中认娘亲……

傩戏到此结束,傩祭的任务业已完成。傩戏《搬开山·送子》实际上就是一场完整的求子巫仪。我们在这一巫仪之中看到了它丰厚的内容。这一巫仪既完成了主人家祈愿的目的,也完成了一次(被我们旁观者看来是)美的创造。

640-2

结  语

自20世纪80年代初,傩戏与傩文化的研究蓬勃开展以来,傩学似乎成了一门“显学”。但傩是什么?傩文化起源于什么年代,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傩是一个久远的、庞大的历史文化系统,它与人的生老病死相关,也就与人类的生命相关。它所包含的原始文化,不但是现代艺术的源头,也是后来成熟宗教的源头,更是中华文明初始阶段重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傩文化形态与思维辨析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部分内容根据公开资料和网友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联系方式:cyjxin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