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而有趣的仪式——傩的研究著作。作者是一位研究民俗学多年的专家,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傩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书的重要内容包括傩的原型、分类、与鬼神的关系以及与主流文化、道、佛、儒等宗教信仰的关系。其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傩戏、傩舞、傩乐和傩面具等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方式,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的独特卖点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学术性的研究著作,更是一本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读物。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释,作者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他还引用了许多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名言警句,使得整本书更加丰富有趣。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作者提供了相应的阅读建议。对于对民俗学感兴趣的学生和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则是一本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读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章节速读

第一章 傩与鬼神世界

该章节讲述了“傩与鬼神世界”的相关内容。首先介绍了“傩”的来源和演变历程,从“冕”字的本义出发,探讨了“傩”字的形成和发展。接着,阐述了“傩”字的命名和变化与“鬼”的关联,以及“傩”字在汉字文字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文章详细解析了“傩”的内涵和影响。首先,从“傩”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接着,阐述了“傩”作为一种祭祀仪式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傩”与戏曲的关系和影响。

最后,文章总结了“傩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强调了“傩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双向性、请神逐鬼的完整性以及鬼神信仰的稳定性等特点。同时,指出“傩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启示。

总之,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傩与鬼神世界”的相关内容,从“傩”的起源和演变、内涵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傩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节 傩的原型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傩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通过对历代有关“傩”的记述的研究,作者发现了中国傩文化的原型,即特定时间(季冬、先腊、除夕或有不样之时)、特定逐除对象(鬼、疫、崇、恶梦、寒气等)、特定中介(方相氏)和特定装扮(假面、熊皮、玄衣朱裳等)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早在《周礼·夏宫》就有记载,并且从其后的发展走向来看,几乎没有超出这些范围。作者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傩文化的演变历程,从先秦时期的祭祀之礼到汉至唐的宫廷仪式和民风民俗,再到因时而异的不断自我调节、灵活演变的过程中一直传承于后世。同时,作者也指出,中国傩文化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中原),在各民族文化传统中都有外象相异内核相同的请神逐鬼活动,例如被记录进入中原史料之中的楚文化产物《九歌》乃至已被如今许多学者不断关注的所谓北方民族的“萨满文化”等等。总之,该章节对中国傩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三节 傩的分类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傩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类型。首先介绍了宫廷傩,它是从天子或诸侯王公以国家或朝廷名义举行的大型仪式,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其次是民间傩,包括乡人傩和百姓傩两种形式,源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社会习俗。再次是军中傩,起源于军队的宗教仪式,后来逐渐转化为军事化的世俗活动。最后是寺院傩,起源于道教和佛教的宗教仪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形式和文化内涵。

在讲述每种类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仪式流程和象征意义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宫廷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宫廷礼仪,它不仅是国家性的大礼,也是官员晋升和庆典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傩则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家族观念密切相关,通过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军中傩则与中国古代的尚武文化和军事制度密不可分,通过各种武艺表演和神灵崇拜来增强士兵的战斗力和信心。寺院傩则与中国古代的道教和佛教信仰密切相关,通过各种仪式和祈祷来消除疾病和灾难,同时也是一种表达信仰和敬畏的方式。

总的来说,该章节通过对中国傩文化的不同类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第四节 傩与鬼神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傩,它与远古初民的鬼神信仰密切相关。鬼神信仰认为天地间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另一个是鬼神世界。这两个世界相互关联,但有着不同的特点。人界有限、柔弱而渺小,神界无限、刚强而巨大。人有生有死,孤独短暂,神则超越生死,处处显灵。因此,人们对鬼神世界充满敬畏之心和祈求之意。

初民们将另一个世界分为善与恶,与人为善者被称为神,为恶者则被称为鬼。这些称呼既有令人敬畏的意思,也有让人感到担忧和恐惧的意义。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人们必须面对鬼神世界的威胁。他们有两种选择:一是敬鬼、驱鬼,二是驱鬼、逐鬼甚至消灭鬼。第二种方法可能会冒犯神界,因此被视为最后的选择。

傩体现了人们对鬼神世界的信仰和应对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仪式,通过一系列面具装扮和表演来使人们与神灵相通,以达到人即神、神即人的理想境界。这种仪式使人力上升,神灵降至,从而消除了鬼疫,保证了人界的平安。

总的来说,该章节揭示了傩所反映的鬼神信仰在中国历史中的存在和意义。它不仅肯定了人界的独立,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恐惧和漂泊无助。同时,它还展现了人类与神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对善恶有报的信念。

又如行“踩刀仪*时所念的符咒:

该章节讲述了“又如行‘踩刀仪’时所念的符咒”,介绍了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各种仪式和节日庆典,以及它们背后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文章首先提到“天灵灵、地灵灵,关请神师刀上行,弟子观师亲自到,传度法师速降灵,弟子今天关到你,千斤万担子你应随后是‘雨’头‘鬼’足的法讳符号”,详细解释了“踩刀仪”仪式中的符咒和法讳符号的意义和用途。接着,文章介绍了民间信仰中的各种节日庆典,如“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及它们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民间信仰中存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所有这些被我们粗疏地归在一起的民间信奉对象明显地庞杂无序,似乎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孔子、包公、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弥勒、五显……”,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最后,文章总结了民间信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认为它是“一种双重的、是一种双重人生,即:世俗世界与鬼神世界并存不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傩戏

该章节讲述了傩戏的历史和特点。首先介绍了贵州西部高原的威宁彝寨的场景,展示了彝族古老傩戏《撮泰吉》的演出,这种融合了先民生活、劳动、生殖繁衍和祭祀行为的表演形式引起了戏剧界和专家们的关注。接着介绍了贵州东南部某山村的场景,展示了戴着面具的傩坛法师诵唱舞蹈,这种融合了儒、道、释文化和历史、生活事件的表演形式,使傩戏具有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该章节还谈到了傩戏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傩戏脱胎于古老的傩祭活动,最初的表演形式往往是为了请神驱鬼。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事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此外,随着社会的变化,傩戏也开始有了更多娱人和自娱的成分。

最后,该章节强调了傩戏作为一种戏剧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中国农村的原始信仰方式,也是一种戏剧表演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方式。虽然有些剧目与法事有关,但仍保持了与法事有关的鬼神信仰的内容。因此,傩戏作为一种面具戏,具备了基本的戏剧特征,处于“前戏剧”的状态。

总之,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傩戏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为我们了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傩舞

该章节讲述了傩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傩舞,指出它是一种缺乏故事性的表演行为,常常作为傩戏的中间形式进行。接着,文章列举了一些历史上重要的傩舞表演,比如周朝时期的方相氏的傩祭活动、汉代的大傩活动等等,这些表演中不仅有舞蹈,还有歌唱和音乐等元素。

随后,文章详细介绍了傩舞的舞步和手势,指出它们具有神秘意味,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舞步和手势,比如“踩人卦”、“勾、按、屈、伸、拧、扭、旋、翻”等等,这些舞步和手势被用来传达信息,完成傩事。

最后,文章强调了傩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它是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舞蹈史和民间舞蹈、现代舞蹈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还提到,现代地方傩舞的结构和艺术形式越来越复杂,但它们仍然保持着原始功用和内在生命的原生价值。

(三)傩乐

该章节讲述了关于傩乐的内容。傩乐是指在傩戏和傩舞中所使用的乐器和演唱方式。这些乐器包括牛角号、令牌、师刀、锣鼓等,而演唱则包括歌唱、咒语、呼叫口令等。在不同的地区,使用的乐器略有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即被认为具有通鬼神的力量,有驱疫遂邪的功能。因此,它们不仅是戏剧和歌舞的配置,更是傩祭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根据研究,傩乐可分为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外戏音乐三种类型。祭祀性音乐不仅在仪式中有,还在戏剧表演过程中也有,内容十分丰富。常用的有“上坛歌”、“下坛歌”、“四宫调”、“开山调”、“还魂调”等,大多用于礼赞称颂傩爷傩娘、太上老君以及请神护佑等内容。此外,还有一些盘歌,巫师们一唱众和,称“问根生”,从“五岳”“八卦”“伏羲”、“天地”“人类产生”等方面进行问答。

正戏音乐多是用于傩戏演出当中的叙事歌,常在一个曲调上周而复始进行,较为枯燥。一般是请神、送神等内容。而一些更接近戏曲的音乐,在表现剧情矛盾冲突时,则开始出现衬字、拖腔,并出现了如老生腔、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等。外戏音乐则是指不戴面具的故事,主要以历史题材为主,也有一些现实题材。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有了丝弦伴奏,出现了所谓的复杂“九极十三腔”,并与某些戏曲音乐和民间曲调产生了密切联系,可以说是比较成形的戏剧音乐了。

值得一提的是牛角和师刀。只有两个音高的牛角在小二度上奏出的无旋律的声音,配上师刀的舞动“沙沙”声,高低变换、低沉宽厚,给人一种森严悲壮的感觉,使得巫术鬼神气氛更加浓厚,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如何来看待傩乐的功用呢?它在很大程度上与远古人类的声音崇拜有关,就像发出“nu6、nu6*(傩)”的声音可以驱除疫鬼一样,早期人类也试图用令人不安的呼叫和咒语去迎神逐疫呼风唤雨,与自然抗争。这一点与音乐起源理论上的“巫觋说”有密切关系,或者称为“傩文化”也可以成立。

历史上和现代的傩祭中,各种声响和音乐的功用在于通鬼神、驱疫病、祈福求安。例如,“牛角之声震天地,令牌一响鬼神惊”。在这里,牛角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音乐,而是沟通人神的信号。锣鼓、咒语、祭歌都扮演着这一角色。在《搭桥》的仪式中,强调“报锣”的意义,称之为神锣。一打乾坤倒,二打日月辰,三打棱罗天上转,玉皇老祖当天坐。打一锤天摇地动,打二楼山崩地裂。这确实只有在傩祭的仪式中才能让人感受到锣鼓的这种神奇力量,而在一般戏曲音乐锣鼓中是没有这种体验的。就此而言,傩乐的锣鼓更接近于其原始的形态,并且保持着真正的人生实用目的。正如柴勒在《音乐四万年》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原始人看来,音乐是人类所能获得的唯一神赐本领,使他们能通过音乐去规定礼仪的方式,而把自己和神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音乐去控制各种神灵。”

(四)傩面具

该章节讲述了面具在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存在于世界各地,包括希腊、法国和非洲等地。面具在古代欧洲戏剧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来逐渐演变成中世纪以来欧洲的一个重要剧种。在美国、奥地利和其他地方的节日庆祝活动中,仍然可以看到面具的存在。

在中国,面具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考古发掘和史籍记载都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商周时期,就有铜面具的出现。《周礼》、《后汉书》、《吕氏春秋》等史籍中也有关于黄金四目的方相氏和戴面具的兰陵王、狄青等人的记载。在宋代,面具达到了鼎盛时期,政府甚至进行了大规模的面具制造。元明清以来,面具的研究和记录也越来越多。

在中国古老的面具文化传统中,以傩面具最为丰富,并且至今还在傩的活动中发挥效用。没有傩面具的戏,至少在中国南方是很难称之为傩戏的。迄今在黔、湘、赣、皖、桂、陕、川、藏、滇诸省收集到的明清以来的面具已不下数千具。这些面具成为了傩文化最庞大的实物家族,在国内外展览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成为傩文化研究和利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总之,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面具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娱乐和表演的工具,还承载着人们对生命、信仰和审美的追求。

第一节 傩与主流文化

该章节讲述了傩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在主流文化中的角色。文章首先介绍了傩文化的历史规定性和发生学特征,认为它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着,作者提到了儒、道、释三家在历史上的主流文化角色,强调它们与以儒、道、释为代表的官方生流文化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互渗的关系。最后,文章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儒、道、释三教对傩文化的影响,例如在各地上演的傩戏剧目中有宣传儒、道、释思想的内容,而在傩坛的供奉中也有儒、道、释三教圣人的画像。总的来说,该章节阐述了傩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揭示了它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傩与道

该章节讲述了傩与道教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举行傩祭和演出傩戏时,道家三清图通常是必挂的神像,而道士李老君也是供奉的对象。在傩坛祭祀的祭词中,有些甚至明确认为傩坛道法就是李老君所传授的。此外,在利用符咒治疗疾病方面,傩坛的各种咒语几乎都打着太上老君的招牌。广西汉族和壮族的师公戏也公开承认自己属于元代以后道教门派之一的茅山派。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联系,傩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也不是道教的一个分支。相反,傩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乡村地区的世俗文化活动,由一般并无明确宗教信仰的农民所从事。法师们的组织和傩坛的设立都是根据需要而设立,事毕即解散,他们回去仍然继续务农做工。因此,傩缺乏严格的组织章程和日常仪式。

此外,虽然傩师或信仰者可能对道教的学理基础感兴趣,如老庄哲学、静动养性、出家修真、成仙飞升等思想,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在傩的活动中,很少看到道教的重要内容,如房中、辟谷、内丹、外丹、胎息、眼饵、诵经、朝拜等仪式。相反,他们更多地借用了一些符、咒、讳、诀,并继承了一些请神驱鬼、降妖逐疫的“法术”。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道家思想在傩中并未得到充分反映。

总的来说,虽然傩与道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它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也没有完全遵循道教的思想和仪式。相反,它更像是一个保留了最初形态特征的原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曾经是先秦以前的文化主体之一,在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历代至今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该章节讲述了傩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密切联系。首先,傩与道在发生学方面的渊源一致性表现在它们都有鬼神崇拜和人与鬼神的相通关系。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文化心理,它来自于先民对自然和人类的最初认识,恐怖和敬畏以及力图对人类和自然现象作出解
该章节讲述了从古老的鬼神崇拜发展而来的傩及其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其中,介绍了傩神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地区的各种神祇。此外,该章节还详细阐述了道教与傩的关系,指出两者在历史发展中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文化传承,可以深刻理解傩与道教的渊源和联系,以及它们在华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傩与佛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佛教文化如何被中国传统社会所接受并融合的过程。作者指出,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排斥力,但也有着广泛的包容力,任何一种异域文化进入中国都会受到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改造。因此,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进入中国后需要适应本土文化,才能被接纳。在这过程中,傩文化对于佛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者提到,安徽贵池地区存在着一种不受戒律约束的“应付和尚”,他们是由寺院出资培养的中国式傩师,专门为农户请神打醮做法事。这些“应付和尚”的行为表现出了傩文化对于佛教的影响。此外,在敦煌卷子中有许多宣传佛旨的变文,它们的语言与今日傩戏的语言相似。这也表明了傩文化对于佛教的影响。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寺院傩”这一现象,它是藏族聚居区大寺院里的祭祀跳鬼活动。这种祭祀跳鬼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融入了苯教和传统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佛教吸收了傩的文化和活动方式,使其更适应中国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征,而不是相反。

总的来说,该章节通过讲述“应付和尚”、“变文”以及“寺院傩”等例子,阐述了傩文化对于佛教的影响。作者认为,佛教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接受和融合,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征,而不是相反。

该章节讲述了小说《围城》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节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婚姻的态度。在这一章节中,方鸿渐与他的妻子赵世美发生了争吵,因为他认为她不理解他的人生追求,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生活过于单调乏味,缺乏激情和挑战。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钱钟书通过对方鸿渐的思想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婚姻观念和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反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迷茫和困惑。

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背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倾向。

第四节 傩与儒

该章节讲述了儒与傩之间的历史关系。儒家文化从汉以来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正统文化的代表,而作为民间文化传统的傩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成为分析无法回避的问题。表面上看,儒家文化与傩文化是曾经对立的两类文化现象,但在较早的时代,古傩与儒都是古代文化整体的不同侧面,在可以注意到的古代,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朝野之分。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两个世界之间开始逐渐断裂,首先是人神相分,由天人合一、人神不二变为人神分界隔绝,只有依靠祭司才能暂时沟通;然后由于国家的异化,通神性大事又现官民之分,于是有国傩与乡人傩之别,而尤其重要的是所谓周汉之分,即在周代,古傩之事,以“礼”的形式得以固定。在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成为官方文化之正宗,与佛、道互补而形成主流,傩文化由主流逐渐到民间地位,形成了儒与傩的地位交换。最后,由于政治、社会、地域诸原因,傩文化终于沉人民间,而儒家独尊的局面变得不可动摇。但它们毕竟仍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1.傩与礼的文化互训

该章节讲述了“礼”与“傩”的文化互训关系。作者认为,“礼”与“傩”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的精神有着明显的相通之处。虽然后期儒家把“礼”的内涵局限在一整套社会伦常规范和政治秩序当中,但原儒关于“礼”的最初涵义与“傩”的精神有着明显的相通之处。因此,“礼”可以视作由祭祀活动引发的一系列其他序用活动模式的代名词,其意义不仅有讲人生纲常伦理的意义,同时也含有敬天地的本义和祀鬼神的内容。

接着,文章探讨了“礼”与“仪”的关系。作者认为,“礼”与“仪”相合使祭祀从内容到形式和形式功能意义上都找到了归宿。在原初意义上,礼仪二字涵义相叠,共同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与祭的功能意义两端合一的本源面貌。然而,后代儒学正宗却不断企图在“礼”与“仪”之间作出区别,重礼而轻仪,重人事而轻鬼神,正是一种将原初礼仪中“鬼神”逐出,以将人生理性置于一之轨道之中的努力。

最后,文章谈到了“傩”的内在心灵结构。作者认为,“傩”比“礼”更多地保存了古代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在“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无疑都包含两方面主要的内容,一是形式上行有节度,规范秩序的节序作用,同时又有敬鬼通神、消除内心焦虑恐惧的功能。原初儒学之“礼”中的形式外在约束作用和丰富复杂的人心内在要求功能,都兼而有之了。

2.生命/心灵本体论的文化事象

该章节讲述了有关生命/心灵本体论的文化事象——傩的民俗调查。文章指出,傩活动的内心驱力源于人们对“关然”的恐惧,即人生中的各种不安与厄难,如疾病、寿命、居住环境等等。人们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冲犯了“关煞”所致,而这种“关煞”观念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关煞”。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不安和焦虑,这些心理问题成为了人们内心的主要驱动力。

文章进一步解释了“怕心”和“畏心”的关系。人们最初感到的是“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恐惧,从而产生了“畏心”。这种“畏心”是一种自身疗治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超越死亡的事物上,比如“鬼”、“神”、“祖先”、“祖师”、“天”、“道”等等。这些事物被认为是主宰一般的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安全感和平静的心态。

文章最后强调了“信”和“诚”的重要性。在参与傩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强烈的信仰感,这种信仰感可以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同时,参与者还需要具备“诚”的品质,即诚实、真诚、敬畏等等。只有当参与者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时,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安宁和和谐。

总之,该章节详细阐述了生命/心灵本体论的文化事象——傩的民俗调查。通过对“关煞”观念、“怕心”、“畏心”、“信”和“诚”的分析,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命中的不安和焦虑时,如何通过参与傩活动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还体验到了人性中最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

3.札失求诸野

该章节讲述了傩文化和礼的始源性质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历代解释中的演变。作者认为,礼已经逐渐迷失了其本原的“傩的精神”,成为了一个范围天地规序人伦、包罗万象的度数理则,被历代政治统治者、道德家和平民百姓所用。然而,在崇尚傩文化的人看来,“礼”的始源精神只能栖身于如今仍然存活于民间乡里的傩祭之中。

文章还探讨了傩文化为何能一直存活至今的原因。一方面,傩能够“以时为衡”,不断吸收各种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成分而为我所用。例如,贵州省湄潭县抄乐乡的一个傩坛供奉的香位图上就包括了儒、佛、道各家人物。另一方面,傩具有自足性,具有一种恒定内核,因而不会因历史文化对其言说解释而丧失自身。这种自足性使得傩能够在数千年文明变迁中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聚合力。

最后,文章提到了一种古老“传统”的概念,即一种自足、不可言说的传统,它是自明的,内在心灵结构和形式功能在感性直觉的领会中,从现代瞬间直达远古。不论历史文化过程给它包裹了什么样的文化之累,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作者认为,这种古老“传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与自然和谐、与人心和谐的生命本体论传统,也是儒家之“礼”的始源性精神所在。

第一节 傩的当代形态

该章节讲述了傩的当代形态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作者指出,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理中最强大且复杂的部分,尽管现代社会注重知识和理性,但宗教信仰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远古时代以来一直存在,并且至今仍被视为人类对世界的解释和修复。它通过区分其他存在的形式来重新演绎人类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冲突和和谐,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平复。同时,傩也被视为一种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等待着各种机会来展现和发展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审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傩的重要性和价值。人们渴望理解、放松、自由、情感释放、心灵净化等,这些都与傩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傩作为一种仪式化的活动或非仪式化的活动,正在现代社会中活跃并繁荣。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人类生命欲望和世俗生活的体现。

(一)作为华夏活文化的傩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古老的傩文化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作者通过梳理文本的脉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作者介绍了傩文化作为一种华夏活文化的重要地位,指出它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场合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其次,作者分析了现代艺术家对于傩文化的借鉴和创新,探讨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现生命的意义和本质。

接着,作者详细介绍了贵州地区的艺术家们如何运用当地的多元文化和艺术特点,创作出了具有浓郁傩色彩的艺术品,并将其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最后,作者总结了傩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找回失落的文化根源和生命活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促进了现代文化的重建和发展。

总之,该章节通过对傩文化的深入探讨,展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为泛世界文化现象的傩

该章节讲述了人类对生死的看法和对神灵的崇拜。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文化和历史的研究,阐述了人类对于生死的恐惧和对神灵的信仰。从古代的仪式化象征到现代的迷信,人类一直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本质。

首先,作者介绍了人类最早的关于生死的信仰,例如中国的封建时期修建长城和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园,以及古埃及人对尼罗河泛滥的崇拜和对防腐术的重视。这些信仰反映了人类对生死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

其次,作者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残酷的宗教仪式,例如古迦太基国盛行的献童子祭和一些民族将人头干缩成举头大小的习俗。这些仪式反映了人类为了获得胜利和繁荣而不惜付出惨痛代价的心态。

接着,作者分析了人类对于生死的态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的。例如在中世纪,人们笃信命运、灵感和直觉,逢年过节仍然燃放鞭炮、燃烧香烟。虽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许多神秘的现象,但是人类仍然保留着对神灵的信仰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最后,作者指出,作为原生文化的傩,是一种泛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驱鬼逐邪、鬼神崇拜、灵魂不死、面具逐魔仪式等,这些都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后自发创立的文化,因为贴近生命本能,所以任何种族都可以凭生存的基本追求创造出来,并不需要互相影响和学习。

总之,该章节通过讲述人类对生死的看法和对神灵的崇拜,展示了人类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同时,作者强调了作为原生文化的傩,是一种泛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文化的分流与并存

该章节讲述了原生状态的文化与文明文化的关系。作者指出,原生状态的文化和文明文化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互相补充的。原生状态的文化具有功利性、非理性、混沌性等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多种意义和功能,包括善、真、美等方面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原生状态的文化仍然具有实用、真诚、愉悦等多种品质,成为人类紧张心理的慰藉和补偿。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原生状态的文化对人类的影响。他认为,原生状态的文化可以帮助人类应对现代社会的孤独、焦虑等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寻求心灵寄托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原生状态的文化还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根源和本质,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总之,该章节强调了原生状态的文化和文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原生状态的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性。作者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第二节 永恒的傩文化

该章节讲述了中国傩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文章首先介绍了傩与宗教的区别,指出傩是一种本能自发的民间信仰,而非人为组织的宗教。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傩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祭祀仪式到现在的表演艺术,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还讨论了傩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影响,指出傩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压力,增强社区凝聚力。最后,文章呼吁人们对傩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强调傩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部分内容根据公开资料和网友投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联系方式:cyjxin1@qq.com